-
日,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隆重举办“智汇二十,创见未来”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研究生科技月二十周年活动,系统总结科技月二十年发展成果,聚焦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。
作为电气学院特色育人品牌,研究生科技月自2005年以学术沙龙形式发端,历经二十载发展,已形成“学术论坛-科技竞赛-成果转化-校企协同”四位一体的创新育人体系。数据显示,该平台年均覆盖师生超1000人次,联动行业企业30余家,近五年支撑学生斩获“挑战杯”“研电赛”等国家级奖项47项,形成了“以创新为驱动,以市场为导向,以学生为主体,以导师为助力,以企业为平台”的特色培养模式。
活动现场举行“福州大学电气学院科创基金”揭牌仪式,该基金将重点支持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孵化、学科竞赛培育及创业实践活动,标志着校企协同育人进入新阶段。同期举办的“产教融合新格局,协同育人新路径”专题研讨会,5家合作企业代表与校方深入探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。企业界人士提出,应强化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力度,建议增设工程实践模块与企业定制课程。目前学院已与行业龙头共建实习基地36个,开设企业定制课程22门,形成“课程学习-实践训练-职业发展”的全链条培养机制。
在“最美校友科技工作者”颁奖环节,蒋祖立、柳百毅等7位校友代表获颁纪念徽章。全国劳动模范蒋祖立校友在分享时指出,科技月培养的问题导向思维在其一线工作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。磁技术专家柳百毅从“参与者-组织者-回馈者”的角色演进中,阐释了科技月对系统思维与科研表达能力的培育价值。
下一个二十年,电气学院将聚焦“智能电网”“新能源”等国家战略领域,构建“科教融合、产教协同”的育人共同体。
来源:闽声
举报